保持健康的飲食和活躍的生活方式可以帶來許多健康益處。對飲食習慣進行小的改變可以顯著改善整體營養。以下是七個基本建議,幫助你養成更健康的飲食習慣。
什麼是健康飲食?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,健康飲食可以防止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,並降低糖尿病、心臟病、中風和癌症等非傳染性疾病(NCDs)的風險。不健康的飲食加上缺乏體力活動,則是全球健康的重大風險。
對於成年人,健康飲食應該:
- 著重在水果、蔬菜、全穀類和無脂或低脂乳製品。
- 包含各種蛋白質來源,如海鮮、瘦肉、家禽、雞蛋、豆類(豆子和豌豆)、大豆製品、堅果和種子。
- 限制添加糖、鈉、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取。
- 總熱量不多於每日所需的卡路里。
資料來源: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2020–2025
如何確保每天進食健康的食物?

為了建立均衡和健康的飲食,您的每餐應該包括:
• 50 % 蔬菜和水果:注重顏色和品種,但馬鈴薯不能算作健康飲食餐盤(Healthy Eating Plate)中的蔬菜,因為它們對血糖有負面影響
• 25% 全穀物:全麥、大麥、燕麥、糙米等
• 25% 蛋白質:魚、家禽、豆類和堅果
來源:健康飲食盤
讓你的飲食更健康的7個小貼士

#1:喝充足的水
飲用足夠的水(每天至少 8 杯)對您的健康很重要。飯前喝水代替其他飲料有助降低食慾、令你減少攝取糖份和卡路里,有助減重。
#2:先吃蔬菜
用餐時先吃蔬菜墊胃,可令你減少進食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;這不但有助減重,更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。

#3:吃水果,別喝果汁
水果富含水、纖維、維生素和抗氧化劑,所以吃水果可以降低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。但記住是「吃水果」,而不是「喝果汁」,因為果汁比其他飲料含有更多的糖分,可能導致血糖水平飆升!
#4:慢慢吃
進食速度會影響你吃的份量——你的食慾受荷爾蒙所控制,而這些荷爾蒙會向大腦發出信號告知大腦你有多飽;大腦接收信號需時大約20 分鐘。所以你覺得吃飽了時,實際上已經吃飽20分鐘了!吃得慢一點,就可以讓大腦有足夠時間感知你已經吃飽,而不會吃進多餘的食物。
#5:在家做飯
養成在家做飯而不是吃外食的習慣。自己下廚意味著您可以避免使用不健康或高熱量的食材,以及調整成適合自己的用餐份量。

#6:選擇健康的油
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等高度加工的種子油和植物油不利健康,而且 omega-6 脂肪酸含量高,或會增加心臟病風險。將這些不健康的油換成更健康的選擇,例如特級初榨橄欖油或牛油果油。
#7:用小餐盤盛餐
一些研究表明,盤子的大小會影響你吃多少。如果用大餐盤盛餐,食物份量就會看起來較少,令人吃得更多;但若用小餐盤盛餐,食物份量就會顯得較多。